图为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曹燕灵致辞。 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
本次大会由中国侨联指导,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侨联主办,成都市政府侨办、市侨联承办。大会以“侨连世界·聚力天府”为主题,旨在持续扩大海外华侨华人商协会(成都)协作机制成果,聚合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侨务资源,做到思想共筑搭“同心桥”、资源共享搭“合力桥”、活动共办搭“联谊桥”、服务共进搭“奋斗桥”,汇侨智、聚侨力、促项目、谋发展,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建设和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侨界力量。
图为大会现场。 王磊 摄成都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玉泉说,正是在包括华侨华人在内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帮助支持下,新时代十年成都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他表示,衷心希望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和海外侨胞继续关心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都都市圈建设,积极为经贸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牵线搭桥,热忱欢迎广大海内外侨胞来川来蓉投资兴业发展,与我们携手一道,共享发展红利、共创美好未来。
在嘉宾发言环节,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曹燕灵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寻找机遇,合作共赢,以多种方式向住在国进行宣传推介,充分发挥“引擎”和“助推器”作用,携手欧洲侨团与成都共同促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双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扩大双方的合作领域,加快实现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景。
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全国总会长卢国祥表示,海外各地的爱国侨团时时刻刻心系祖国,愿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侨界力量,相信马中总商会与四川成都未来的合作,将会越来越紧密与深入。
美中公共事务协会会长滕绍骏在发言中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到四川、成都的建设上来,参与到中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来,要更加坚定团结同胞,促进中美民间友好交流,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新的努力,支持祖国发展建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日本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会长贺乃和表示,期待与四川乃至成都在未来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携手共进、砥砺前行,既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又要推动中日关系不断往高处去、向宽处行,开辟新时代中日关系的光明前景,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大会现场,“天府云医·蓉侨康”海外惠侨远程医疗站(米兰站)正式启动。在成都都市圈宣传推介环节,四川省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尹宏向参会嘉宾专题推介成都都市圈投资环境和最新招商引资政策及投资清单。
当天下午,大会还将举办欧洲华侨华人社团成都合作峰会和成都—东盟外贸企业合作发展大会。11月18日,参会嘉宾还将赴成都市青白江区与德阳市参观考察。(完)
数说中阿合作|回顾中阿历程 展望中阿未来****** 当地时间12月9日下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举行。峰会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中阿合作源远流长,通过一组数字,一起来回顾中阿合作历程,展望中阿关系未来发展。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成为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两条大动脉,中国的瓷器、造纸术、印刷术一路西行,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万里东来。从东汉甘英出使,到辛巴达历险故事背后的传奇经历,再到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中阿互通有无,启迪创新,碰撞思想,书写了东西交融、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近十年来,中阿关系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同12个阿拉伯国家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或战略伙伴关系,17个阿拉伯国家支持全球发展倡议,14个阿拉伯国家参与《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倡议》。中国同阿拉伯国家集体建立起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 从9届部长级会议到第1届中阿峰会,再到中阿间17项合作机制,中阿关系发展在国际上树立了跨区域合作的成功典范。 从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的合作格局,到涵盖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投融资、高新领域、教育、文化、卫生、广播影视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再到近期助力沙特建造新城,与卡塔尔签订长达27年的长期购销协议,中阿合作已在多元化发展不断走深走实。 2022年前三季度,中阿贸易额就已经达到了3192.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28%,并已接近2021年全年的水平。平等与互惠互利成为了中阿合作的关键词。 规划双方未来合作,推动中阿关系提质升级,进一步凝聚双方在全球治理、发展与安全、文明对话等重大问题上的共识,今天,中阿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开辟更广阔的前景,引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孙岩峰 章林 黄达 黄惠馨 朱若梦)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